同學轉寄給我的一篇文章
這即不是什麼纏綿悱側的愛情故事     更不是親情倫理的大悲劇
但不知為什麼      一邊看一邊淚水就在眼框裏打轉 (今天心情很low)
文章有點長      請耐著性子用心體會它


在『藝術人生』節目裡,主持人問有名望的來賓40歲了怎麼還沒結婚?來賓笑著說沒有找到合適的。


「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呢?」來賓沉思了片刻,回答:「就想找一個隨時隨地能和我聊天的人!」主持人笑了:「這還不容易?」來賓大搖其頭,很認真地說:「不容易!不容易!有些話,在有些時候,對有些人。找到一個你想跟她說,能跟她說的人,不容易!」


另一個是電視連續劇【康熙大帝】裡的康熙,後宮粉黛三千,他最愛的人是容妃。


他到容妃那裡最愛說的話就是「朕想和你說說話!」然後就國事家事地傾訴一番。到後來不得已廢棄容妃後,每每習慣使然,鬱悶時總要走到容妃宮前。但人去宮空,貴為千古大帝,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這兩個成功人士對愛人的要求都同樣能夠說說話而已!細細想來也就如此:你的事情再偉大,再轟轟烈烈,你也是一個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平凡的人。也希望有那麼一個貼心貼肺,知冷知熱,能深刻理解你的思想與情感的人在身邊,跟你交流,溝通。這樣,你就不至於孤單、寂寞。


曾經在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找一個你愛聊的人做伴,因為當你年齡大了以後,你會發現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點。」當時還以為這只是小女人情懷,現在看來,不只女人,男人更有這樣的要求啊。那就找個你愛聊而興趣相投的人做伴吧,這世界太大,太複雜,變化太快。


拉住一個你時時刻刻、隨時隨地想跟她說、又有說不完的話的人的手,你就擁有了康熙都沒有的幸福!


 


許多事等您老了才明白:


人到老年,會突然醒悟:生命是有盡頭的。這種感悟會使他們行動起來,去做一些他們很想做但以前總也沒有做的事情,有時,他們甚至用他們意料不到的方式。


人到老年,才真正認識自己:也才真正屬於自己,並且用一種寬容、舒適和誠實的方式接受自己。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 東奔西走竭力想去改變的不是別的,恰恰是他們自己。幾十年的時光換來的不是別的,而是 …心靜如水。


人到老年,才真正領悟到:什麼叫百川歸海,什麼叫萬物歸一。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老年自有老年的風景。青春雖然美麗,但它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變的風景。


人到老年,能冷靜地去看待婚姻和家庭。他們知道 …世上沒有完全合乎男人心意的女人,也沒有完全合乎女人心意的男人。


人到老年,已懂得安慰自己:並且學會了在似乎無盡的黑暗中… 為自己點一盞希望的燈。


人到老年,看人看事不像過去那麼簡單。因此,不必非得按別人的主意行事。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世事並非黑白分明,在黑白之間往往有一系列的中間色。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人生一世,無論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盛衰與榮辱,都如自然流水,從哪裡來還將到哪裡去。於是,寧靜致遠。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 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從對生活的厭倦開始的。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孤獨、寂寞、痛苦、失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因此,善待它們,就是善待真實的人生。


人到老年,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年的浪漫,更人到老年,不再擁有童年的笑臉和青春的美麗,卻常常在 …午夜夢迴。多的則是對生活的 …感悟和理解。


人到老年,能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平凡。他們明白,並非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大有作為;但做人也是一生的事業,只要自己奮鬥過、追求過,失敗了又何妨?


人到老年,胸懷開始變得像大海一樣,裝得下…四海風雲,容得下… 千古恩怨。


人到老年,可以領悟到人生最實質、最內在、最主體的內容,可以把美麗的花朵和豐收的果實糅進生命的脈絡,滋養人生,豐富人生,實現人生。


後記
有人很愛聊天      有人覺得聊天是浪費生命
有人一開口話匧子就關不了      有人打死了屁也放不出半個
有人喜歡與人分享心情故事      有人內心潛 藏了無數的秘密     無人傾訴    抑鬱而終
有人以聊天代替說教式的溝通       得到了所謂有效的溝通     順利將事情解決
有人只會大聲吼叫駡人      除了得不到對方認同     還得收拾殘局     得不償失


是不是事業越有成就、自負越高、生性越孤僻、猜疑心越重的人      越不容易與人聊天交心
而且往往男人多過女人      女人為了維持感情維持婚姻     總是苦往肚裏吞    所以女人天生就是賤命
對妳好的男人     一個都看不上眼      對妳越壞的男人       拼了命也要廝守到老
最後只能感嘆      妳不是他隨時隨地     掏心掏肺想聊天的對象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